北阿爾卑斯(北アルプス)
俗稱的「北阿爾卑斯」為信州「飛驒山脈」的總稱,過去火山爆發時,地底下高溫的岩漿讓上方的地殼逐漸崩解、變得越來越薄,最後終於在四周相對集中的推力之下隆起成為山脈;而在這同時,直接灌入地殼中的岩漿對這次的造山運動也有推波助瀾的作用。因此與一座火山都沒有的「中央阿爾卑斯」和「南阿爾卑斯」比較起來,北阿爾卑斯的火山就明顯較多。
Y字型的日本屋脊
呈巨大Y字型的北阿爾卑連峰中,所包夾的「日本最陡峭的V字型峽谷」就是著名的「黑部峽谷」,而黑部川流域中的巨大薄拱壩(Arch Dam)黑部水壩,更成為日本具代表性的水利建築。峽谷西側有剱岳、立山等「立山連峰」,東側則有白馬岳、鹿島槍岳等「後立山連峰」,景象極為壯觀。
立山及後立山兩座山峰與黑部川的源頭的接點有座「三俣蓮華岳」,沿著稜線往東南方延伸有槍穗高連峰;從穗高岳方向會經過燒岳延伸到最南端的乘鞍岳;北方稜線東側可從白馬岳經朝日岳,最後在以險峻著稱的親不知海岸直接沒入日本海。
在主稜線東側的「常念山脈」則由唐沢岳、餓鬼岳、燕岳、大天井岳、常念岳、延伸到霞沢岳,在松本平和安曇平等長野縣平地所能見到的山景,幾乎都是常念山脈中的群山。從燕岳經大天井岳到槍岳的登山路線被稱為「表銀座縱走」,而從烏帽子岳經鷲羽岳、双六岳到槍岳的路線則稱為「裏銀座縱走」。
氣候及植披
比起南阿爾卑斯,北阿爾卑斯因旺盛的浸食作用讓山勢趨於險峻,裸露的岩盤和土壤隨處可見,植物的覆蓋普遍較為稀疏。但情況較例外的白馬岳、三俣蓮華岳、双六岳、蝶岳一等山岳,則見大規模的高山植物花海,更因積雪量不同,也能欣賞到南阿爾卑斯罕見到的濕地花卉。
由於北阿爾卑斯南部與北部的積雪量有很大的差距,雪量較少的南部山脈多為亞高山帶的針葉林所覆蓋,而北部靠近日本海的白馬岳一帶則因積雪量大,而由矮木化的水楢或岳樺等偽高山帶植物取而代之。南部森林分佈的最北限約在2,400公尺到2,500公尺之間,相較之下,北部因積雪的原故森林線則明顯的下降。
![]() 北阿爾卑斯北部群山 |
![]() 白馬岳的花田 |
![]() 特別天然記念物的【雷鳥】 |
阿爾卑斯中的山岳
-
槍ヶ岳(やりがたけ)
標高3,1800公尺的槍ヶ岳是日本第5高的山脈,一般通稱為「槍(やり)」,位於飛驒山脈(北阿爾卑斯)南部、長野縣松本市和歧阜縣高山市的交界,隸屬於「中部山岳國立公園」。每年自7月融雪到8月底之間,山上總會開滿繽紛的高山花卉,甚至在登山道旁就能欣一片片賞廣闊的花海,這也讓槍岳同時被遴選為「日本百名山」和「花之百名山」之一。
由於沿著稜線登上槍ヶ岳山頂的縱走路線沿途景觀相當壯闊,在登山愛好者之間是極為熱門的登山路線,也因此被冠上日本第一繁華街的「銀座」名號,用來比喻山景的華美與綺麗。下列為攀登槍岳的主要路線:
①表銀座縱走:從中房溫泉登山口經合戰尾根、大天井岳、東鎌尾根至山頂。
②裏銀座縱走:從高瀨水壩登山口經ブナ立尾根、鷲羽岳、双六岳、西鎌尾根至山頂。
③西銀座鑽石路線:從折立登山口經黑部五郎岳,至双六小屋與裏銀座縱走路線匯合銜接的路段,比起前2條路線知名度較低。
槍岳的稜線與雲海
槍岳山頂
登山道旁的花海
-
岩石與雪的殿堂・剱岳(つるぎだけ)
標高2,999公尺的剱岳是日本登山界公認「攀登難度最高」的山峰,位於富山縣、隸屬於「中部山岳國立公園」。以險峻聞名的剱岳素有「岩石與雪的殿堂」之稱,舉目所見皆是冰河所切削的巨岩和尖峰,特別是從一服剱、前剱到本峰的岩石稜線之間,更有許多必須藉著繩索和鐵鏈才能攀爬的著名「鎖場」,和幾乎成90度直角、被喚做「梯子」的路段;為了避免攀登岩壁時從稜線上滑落,在步行時切記要步步為營、千萬不能搶快。
除了遍布的灰白色大型岩場之外,位在剱岳東南方的「剱澤」是名列「日本三大雪溪」之一的景勝地,沿途狀觀且奇特的景緻讓人來到此地的登山客都震懾不已,也是「日本百名山」中幫上有名的名山。
冬季的剱岳
險峻的梯子(ハシゴ)路段
剱澤雪溪
-
白馬三山(しろうまさんざん)・白馬大雪溪
所謂的「白馬三山」就是後立山連峰中的「白馬岳」、「杓子岳」和「鑓岳」等三座山岳的合稱,範圍橫跨了富山縣與新潟縣的縣界,隸屬於「中部山岳國家公園」。分布在山中的高山植物群和此地特有的蛇紋岩和石灰岩,在1952年作為「白馬連山高山植物帶」被指定為「特別天然記念物」,另外做為白馬三山代表的白馬岳也被選為「花之百名山」。
白馬三山最經典的路段非聲勢壯大「白馬大雪溪」莫屬;每年在進入夏季之後,白馬岳厚重的積雪會與周邊的石塊一起崩落山谷,傾瀉而下的白雪便沿著山谷形成日本最大規模的雪溪,縱使是在盛夏的7~9月,深谷中的低溫還是很難散去,讓到訪此地的登山客終年都能欣賞靄靄的白雪如流水般蜿蜒的暢流於山嶺間的奇景!
八方池與白馬三山到影
群生的下野草
白馬大雪溪
編輯:極上旅行社・2010年9月8日
|